科举出身隋朝开始“开科取士”但只是选拔文官的途径之一唐朝科举
科举出身
隋朝开始“开科取士”,但只是选拔文官的途径之一。唐朝科举制度开始时“六科”也都是以文取士。到了武则天当政,在长安二年(),首次举行“武举”考试,考试内容为射箭技巧,以及马术、负重等等。以后武举考试兴废不常,很少有军官是以此出身的。在新、旧《唐书》的列传中,提到武举出身的只有一个人,而这个人正是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。郭子仪出身寒素之家,年轻时“以武举异等”得以起家为军官,先是补左卫长史,后来逐步升迁为边防军将领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率军平叛,成为当时唐皇朝最得力的大将。
宋朝建立后,进一步规范了武科举的制度,考试内容除了武艺和体力外,还要考“策”(就时政提出建议)或考察对兵法书籍的熟悉程度。王安石变法时,正式在朝廷设置“武学”,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考试,录取名额以百人为限。各地最高级官员可保送一名免试入学,其余的都必须参加考试:骑、射外考兵法和对策。按照考试成绩,优等的直接送枢密院试用为低级武官;其余的按成绩进入武学上舍或外舍学习。武学讲授“诸家兵法”以及“历代用兵成败、前世忠义之节”,学制三年。毕业考试及格后授予初级武官官职。以后还曾在各州设置武学。
武科举考试以后单独进行,年《大小使臣试弓马艺业出官法》规定:第一等,步射石弓,发中;马上能射斗弓,并掌握种马上格斗武艺;《孙吴兵法》道题答出道的,“时务边防策”题“文理优长”,法律题道答出道,就可以出任低级武官。第二等步射斗弓,发中,马上能射斗弓,有项马上武艺,答出一半兵法题目和法律题目,可以见习低级武官。第三等,步射斗弓,发中,只有两项马上武艺,兵法、法律只能答题的,记录在案。每三年考试次,任命武官不过人,后来逐步增额,以至于人取,每次都有百人入流,比文科举得官还容易。年规定限额,每次考试只能取人,其余的入武学。南宋进一步改革,年开始由皇帝亲自“廷试”,合格的都赐予武进士,授予武官衔“保义郎”、“承节郎”等名目。但实授的职务往往并非军官。年武举进士也比照文科,有第一、二、三名的排名。以后又规定参加廷试的都必须由各地方长官先行选拔,作为“武举人”保送朝廷。这样一来,武科举体系与文科举体系基本相同。年明确武科状元之称,状元愿意从军,授予正将之职,第二、三名副将,第四、五名准备将。
两宋正式建立武科举系列,但是在当时重文抑武的风气下,很多人只是为谋一当官出身而已,考取后并不愿从军,因此两宋时期由武科举出身的名将极少。较为著名一点的有北宋末年的何灌,他在武选登第后即为军官,在与辽朝边境地区任巡检,以善射闻名,号为“何巡检神箭”,后来在“靖康之变”时受命防守汴京,战死疆场。另一个是同时期的徐徽言,在年应“求材武士”诏,“武举绝伦及第”。以后即担任武职,长期在河西地区为军官。年金朝攻破开封,而徐徽言率领本部军队坚守晋宁近两年,最后这座孤城被攻破时,徐徽言将防御器械全部烧毁,力战被俘,宁死不屈,被杀害。两宋时即使是武状元,也并不一定担任军职,比如年武状元朱熠,起家是“阁门舍人,差知沅州”,担任了地方行政官,后来以担任监察御史敢于弹劾权臣而闻名。年升为“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”,算是主管军事的副宰相级别,但仍然不算武官,不久也遭御史弹劾而罢官。
武科举制度后来也被金朝继承。主要考试内容为骑射,要求挽一石力弓,射步至步远的靶,并且要求策马飞驰,在步内接连用枪刺落四块靶子。此外也有书面考试,考兵法书。武举入仕,都授予巡尉之类的军职。到金朝末年,世袭军官大多腐朽不堪一战时,武科举出身的军官在军队中曾起过很大作用。比如金末将领古里甲石伦,武举登第后以勇武异常,提升很快,并建议组编“义军”,“三十人为一谋克,五谋克为一千户,四千户为一万户,四万户为一副统,两副统为一都统,外设一总领提控”,以抵御蒙古军队。他长期在西北地区主持防务,最后兵败自杀。另一个金末武举出身的将领纥石烈鹤寿,原来是世袭猛安,但却只是一名亲兵,中武举后才得以担任军官。当南宋与蒙古约定夹击金朝时,他负责防守金朝南部边境,在与南宋军队的战斗中多次获胜,最后战死。
元朝科举制度兴废不常,也没有武科举制度。明朝建立后,设置武学、武科举,在京师以及卫所设置武学,训导军官子弟。凡岁以上可承袭军职的子弟应入学学习,教材为《武经七书》。地方青年可以通过考试获得武学学生资格,号为武生,与文科举生员(俗称秀才)相同。武科举制度与文科举相仿,武生通过乡试(省级考试)的武举人,可以到京师参加会试。会试内容曾规定,“先策略,后弓马”,策不中就不可试弓马。但以后改为三场考试,第一场试“马上箭”,射步远的靶子;第二场试“步下箭”,步的靶子;第三场才是笔试。每三年会试,录取进士定额为人。
由于明朝武科举制度比较长久,武科举出身的军官相当多,比如明中期抗倭名将之一的俞大猷,就是武科举出身。他“少好读书”,学《易》又学剑。考中秀才后因家境穷困,在父亲死后,承袭了父亲“百户”世职。不过他并不甘心,年考中武进士,被授予“千户”军职,守御金门。他上书对海防提出建议,却被上级训斥:“小校安得上书?”被责打一顿后罢官。年蒙古俺答入侵山西,诏天下举武勇士。俞大猷向巡按御史自荐,得以上京,被送到宣大总督翟鹏处,他和翟鹏论兵,翟鹏几次被他说得下不了台,于是说:“我不应当把你看作武夫。”可是仍然没有用他。好在兵部尚书毛伯温欣赏他,在他回到家乡后任命他为汀漳守备,这位命运多蹇的武进士才真正成为一名带兵军官。以后他长期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,靠战功由都指挥佥事、参将,逐步升迁为备倭都指挥、总兵官。但仍然多次被降级、查办,甚至被判死刑、戴罪军前效力以赎死罪。与之齐名的另一名抗倭名将刘显,原来是私塾教师,后来冒籍四川,得为武生。从军以军功升为军官,调到东南沿海抗倭,为参将,也屡立战功。
明朝武科起先没有殿试,因此没有武状元之称。比如嘉靖年间有个名叫尹凤的,武科举乡试、会试都是第一名,但不称状元。他本身世袭府军后卫指挥同知,考中武举第一后,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,派到福建参加防倭作战,以功升到福建参将。明末崇祯帝锐意求治,想要提拔武科,正好年武会试因为考官不公,引起武举人聚众闹事,崇祯帝派人复查,发现武举中能够挥舞百斤大刀的只有两个人,而其中居然有一个人没能中进士。崇祯帝下令将考官全都抓起来治罪,将有关的兵部名官员贬官,另外派人重新主持考试,录取名,仿照文科举形式,也分为三甲。崇祯帝亲自调阅前名考卷,钦定一甲三名,头甲头名为状元。这位明朝第一个状元名叫来聘,正是能够挥舞百斤大刀的武举之一。他当即被授予副总兵之职。这个武状元果然也能够为皇帝尽忠,三年后就在攻打孔有德叛军盘踞的登州时,身先士卒,战死在城头。当然绝不是所有的武科举出身的军官都会这样对大明朝忠心耿耿,明末引满清入关的吴三桂,也是一个武举出身的军官。
- 托管老师工作内容[图]
- 云计算测试主要工作内容[图]
- 汽车检测员求职信怎么写?[图]
- 抖音销售工作是做什么的?[图]
- ETL工程师笔试题技巧分享[图]
- 工程管理部的岗位职责是什么?[图]
- 烧烤店服务员都干什么活[图]
- 面试被问有没有男朋友,这是可以说的吗?[图]
- 门诊护士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[图]
- 草莓的营养价值、效果和作用、食用禁忌[图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