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淳:尧、舜,人道之极,故宗之;法度,至周而备,故守之。天时者,春夏秋冬之四时,有自然之运,故圣人法之;水土者,东西南北之四方,各有一定之理,故圣人因之。天无不覆,地无不载,大化流行,万物止其所而不相侵害。
从《中庸》本身的结构来看,这就是从理论到实际了,从中庸之道方方面面的阐述落实到一个具体的榜样上来。以榜样为标准,向榜样看齐,用不懈的努力去实践自己的人生目标,终将有所成就。
总而言之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
读史致用
李世民用魏征
魏征(580~643),字玄成,巨鹿曲城人。据史料记载:“征少孤贫,落拓有大志,不事生业,出家为道士。好读书,多所通涉,见天下渐乱,尤属意纵横之说。”(《旧唐书·魏征传》)由此可见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双亲,而且家境贫寒,但是人穷志不短,还出家做过道士,平时喜欢读书,看到形势的变化,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兵书战策一类的书籍之上了。后来魏征终于从政了,他跟随太子李建成,做了太子的幕僚,当时太子与李世民的政治斗争日益激烈,魏征劝李建成及早下手,先发制人,但意见没被及时采纳。武德九年(626)六月四日,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,杀死李建成,迫使李渊退位。李世民登基,是为唐太宗。
太宗继位之后,很看重魏征的才华,不但没有记恨前仇,反而重用了魏征,派他做了谏官,经常召见他询问治国方略和政治得失。魏征也很感激李世民的知遇之恩,加上他本来性格就比较耿直,所以兢兢业业地工作,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有时据理力争,甚至敢于顶撞太宗。太宗对这个直言进谏的大臣心里也有点敬畏。
关于魏征直言上谏的事,《新唐书·魏征传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“郑仁基息女美而才,皇后建请为充华,典册具。或言许聘矣。征谏曰:‘陛下处台榭,则欲民有楝宇;食膏粱,则欲民有饱适;顾嫔御,则欲民有室家。今郑已约昏,陛下取之,岂为人父母意!’帝痛自咎,即诏停册。”意思是说郑家有个女儿长得美若天仙,而且才华横溢,所以皇后建议把这个女子纳入宫中做妃子,但是有人说这个女子已经许了人家。在中国古代,好女不嫁二夫,甚至许了亲都是不能更改的,否则就违背封建礼仪。魏征听说后,马上去找太宗进谏,说皇上您现在住亭台楼榭,穿蟒袍玉带,吃山珍海味,享有满园嫔妃,但是不能光顾着您自己,您还要考虑到天下的黎民百姓啊。您现在想纳入宫中的郑氏之女,已经许配人家了,如果这件事情传扬出去,您就是在与民争妻妾,这可不是做天下之父母的人该有的行为啊!太宗一听,大吃一惊,深加自责,于是收回诏令。
关于魏征,还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。太宗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喜欢玩鸟,于是托人弄了一只好看且训练有素的鸟,每日拿着赏玩,非常得意。魏征知道这个事情之后,认为太宗这样下去会玩物丧志,于是故意来找太宗。太宗看到魏征来了,慌忙之间,便把鸟儿藏在怀中。魏征假装没看见,拉着太宗说个不停,太宗又不好意思叫魏征走,只得坐着听。魏征说了一段又一段,估摸着太宗的鸟早已经在怀里闷死,就起身告辞了。魏征走后,太宗把鸟儿拿出来一看,果然闷死了。太宗对魏征的敬畏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