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鱼回答:“没有。父亲曾一个人站在庭中,我恭敬地走过。他问:‘学诗没有?’我回答说:‘没有。’父亲说:‘不学诗就不知如何说话。’我退回后便学习诗。又有一天,父亲又一个人站在庭中,我恭敬地走过。他问:‘学礼没有?’我回答说:‘没有。’父亲说:‘不学礼就不知如何立身。’我退回后便学习礼。我听到的就是这两点。”
陈亢退下后高兴地说:“我问一个问题却得到三个收获,知道了应该学诗,知道了应该学礼,还知道了君子对自己的儿子没有偏私之心。”
16.14 邦君之妻,君称之曰夫人,夫人自称曰小童;邦人称之曰君夫人,称诸异邦曰寡小君;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。
国君的妻子,国君称她为夫人,夫人自称为小童;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,对别的国家则称她为寡小君;而别国的人称她也为君夫人。
阳货篇第十七
本篇共二十六章,所述内容甚富。本篇比较集中地记录了孔子对当时道德状况的批评,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变动时期的社会风貌,也从否定现状的角度反映出孔子的道德标准。本篇有数章记录了孔子在诗、乐等文学艺术问题上的认识观念,其中有些论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如诗可以兴、观、群、怨的见解,全面反映了诗歌所产生的社会作用,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。此外,发生在孔子用世历程中的几个事件也在本篇得到生动记述,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中展示了孔子的心理活动。《论语》中没有专门讨论人性的言辞,本篇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”是孔子唯一直接说及人性的语句,后人对此语的解说颇见分歧,孟子的“性善论”和荀子的“性恶论”,就是在不同的理解基础上形成的两种学说。其他如“唯上知与下愚不移”“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”等语,都是后人论说纷纭的话题,尤其后一语,虽然学人多有为孔子辩解者,但这句话反映的认识局限以及产生的消极影响,当不用为尊者讳。
17.1 阳货欲见孔子(1),孔子不见,归孔子豚(2)。
孔子时其亡也(3),而往拜之。
遇诸涂(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