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引上文,强调“人”的与众不同。“人”之异于禽兽,是源于人有“天地之德”,“阴阳之交”、“鬼神之会”,是集合“五行之秀气”,所以“人”便拥有“道德自觉”的能力,有不断完善自我的可能。
基督教告诉我们,人之所以尊贵,因为人是上帝所造的;《礼记》提醒大家,人之所以尊贵,是由于人源于天地,并扎根于“神圣秩序”之中。而“礼”就是“神圣秩序”在“生活世界”的体现。
(三)阅读《礼记》,发现生活的“理”与“情”
所谓“生活世界”,是指我们可以直接经验到的周遭世界。人,生于斯,长于斯,并借着对“礼”的实践,让“自我”与天地大化合而为一,让生命的意义得到落实。由此,“礼”并不是一种外在“规范”,而是被先贤“创造”和“转化”,内化于人心,体现于“生活”的“理”。《礼记·礼器》说:
礼也者,合于天时,设于地财,顺于鬼神,合于人心,理万物者也。
“礼”源于“俗”,所以孔子说:“夫礼之初,始诸饮食”(《礼记·礼运》)。“俗”就是生活世界的人类历史文化、行为习惯的沉淀。《礼记》中“礼”的创造原则,超越了具体繁文缛节之符号形式,它是将符号形式加以抽象化的过程,继而化约为普遍性之概念。唯其成为普遍性之概念后,才能不局限于一隅,进而表现为人类共同情感之内容。同时,“礼”也是人类共同的“理”。
“礼之理”的首要表现为“称”。何谓“称”?《礼记·礼器》云:
古之圣人,内之为尊,外之为乐,少之为贵,多之为美。是故先生之制礼也,不可多也,不可寡也,唯其称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