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神清”:《道藏》本同。刘绩《补注》本、《文子·下德篇》作“清神”。
“意平”:《道藏》本同。刘绩《补注》本、《文子·下德篇》作“神清意平”。 玺:印。 抑:按,压。 埴:本指制作陶器的黏土。这里指印泥。以上见于《吕览·适威》。
术数:指方术和历数。
载:有内心充满之意。《正字通》:“载,满也。”
“贵虚”:许慎注:“虚者,心无所载于哀乐也。”
放纵欲念就会失去本性,靠感动不能使外物端正。失去本性,用它来治身,就会使自己遇到危险;用来治国,就会发生混乱;用来指挥军队,就会使军队失败。因此不懂得“道”的人,就不能返归自己的本性。因此古代的圣王,能得到自己的本性,所以就能够令必行,禁必止,名声传遍后世,恩德施予四海。因此凡是将要行事的时候,必定首先平定自己的意念,清静自己的精神。精神清静,意念平定,处理事物便可以平正,就像玉玺按印封一样,按正得到的是正,按斜得到的是斜。因此尧推举舜,取决于自己的眼睛;齐桓公举用贫士宁戚,只决断在于自己的耳朵罢了。不过认为像这样便可以放弃方技术数,而听任耳目,那么造成的混乱必定是很厉害的了。只凭耳朵、眼睛就能够决断,是违反情性的。听觉在诽谤、赞誉方面造成失误,视觉在彩色上被迷惑,而想能够行事正确,那就困难了。内心充满悲哀的人,听到歌声也会哭泣;充满欢乐之情的人,听见哭声也会发笑。悲哀可以使人欢乐、欢乐可以使人悲哀,内心承载的情感使人造成了这个样子。因此要珍视心里没有哀乐的虚空的情景。
故水击则波兴,气乱则智智;昏昏不可以为政,波水不可以为平。故圣王执一而勿失,万物之情既矣,四夷九州服矣。夫一者至贵,无适于天下。圣人(记)[托]于无适,故民命系矣。
为仁者必以哀乐论之,为义者必以取(子)[予]明之。人目所见不过十里,而欲徧照海内之民,哀乐弗能给也。无天下之委财,而欲徧赡万民,利不能足也。且喜怒哀乐,有感而自然者也。故哭之发于口,涕之出于目,此皆愤于中而形于外者也。譬若水之下流、烟之上寻也,夫有熟推之者?故强哭者,虽病不哀;强亲者,虽笑不和。情发于中,而声应于外。故厘负羁之壶餐,愈于晋献公之垂棘;赵宣孟之束脯,贤于智伯之大钟。故礼丰不足以效爱,而诚心可以怀远。